關于印發河南省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
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豫衛醫〔2021〕15號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省直管縣(市)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場監管局、醫保局,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省直各醫療機構,駐豫部隊醫院:
現將《河南省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 河南省醫保局
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
2021年4月27日
河南省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
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關于印發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20〕29號)要求,進一步規范我省醫療服務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醫療費用,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依法執業,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
(一)加強依法執業。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落實《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執業醫師法》《母嬰保健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核準的診療科目、執業范圍等從事診療活動,嚴禁出現未經核準或超出執業范圍開展有關醫療行為情況。加強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管理,逐步探索全職業生涯管理措施。(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落實診療規范。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按照國家印發的相關專業臨床診療指南、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合理用藥指導原則、臨床路徑等要求,完善本機構相關政策和制度并落實。各級醫療機構要落實醫療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強對醫務人員醫療行為規范性的監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已經明確和細化的各病種診療規范、用藥指南、臨床路徑等,通過電子病歷、知識庫、智能審核等多種方式,以電子化形式嵌入醫務人員工作站,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規范醫療行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遵守《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和各項操作規范以及醫學倫理規范,遵循醫學科學規律,根據患者病情需要,使用適宜技術和藥物,合理診療,因病施治。醫療機構要建立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適宜性點評制度,對各項檢查的適應證、必要性、檢查結果陽性率等進行評估并在本機構內公示結果。充分發揮臨床藥師作用,強化處方審核和點評,重點對國家監控藥物、抗菌藥物、抗腫瘤藥物、心血管類藥物等使用情況進行監測和管理。進一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逐步提高臨床路徑管理的入徑率、完成率,降低變異率、退出率。2022年底前,三級醫院50%出院患者、二級醫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臨床路徑管理。(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信息先行,進一步推進資源共享
(一)推進檢查結果互認。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衛生廳關于深入推進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和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豫衛醫〔2013〕136號)要求,結合區域情況細化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有關管理措施并組織實施。要發揮各級臨床檢驗、醫學影像質量控制組織的作用,開展臨床檢驗結果和醫學影像資料質量控制工作,原則上醫療質量控制合格并符合技術要求的檢查項目,醫療機構間要穩步實現結果互認。(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檢查資料共享。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檢查資料數字化存儲和傳輸。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建立醫療機構檢查資料數據庫或“云膠片”等,推進檢查資料共享。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面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照標準獨立設置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并統一納入衛生健康部門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為區域內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實現資源共享。(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醫聯體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強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牽頭醫院要推進醫療聯合體內信息互聯互通,并組織開展檢驗檢查質量控制。加強“智慧醫院”建設,通過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等方式,為患者提供便捷的檢驗檢查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施“基層檢查、上級診斷”。2021年 6月底前,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療共同體內要實現檢查資料共享和結果互認。(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化改革,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
(一)完善績效分配制度。各級醫療機構要建立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分配制度,嚴禁設置可能誘導過度檢查和過度醫療的指標并將其與醫務人員收入掛鉤。要運用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以資源為基礎的相對價值比率(RBRVS)等管理工具和方法,將技術水平、疑難系數、工作質量、檢查結果陽性率、患者滿意度等作為績效分配重點考核指標,使醫務人員收入真正體現勞動價值和技術價值,實現優績優酬。中醫醫院要將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情況作為績效分配重點考核依據,引導醫務人員堅持以中醫為主的診療方向。(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醫保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科學配置醫用設備。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提高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并符合醫學技術的先進性、適宜性和可及性,與醫療機構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相適應。鼓勵配備大型醫用設備的醫療機構為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相關服務,推進資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各地要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穩妥有序探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價格形成機制,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強化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成本核算,醫療機構依法向醫療服務價格主管部門提供服務數量、成本、財務等數據。(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鞏固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成果,及時總結經驗,穩步擴大改革范圍。(省醫保局牽頭,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省財政廳等參與)
(五)完善運行考核管理。深入推進二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啟動婦幼保健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工作,持續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深化“互聯網+考核”,完善考核指標評價機制,加強考核結果分析、運用、公布等,逐步形成精準化、信息化、常態化的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并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和DRG考核有效銜接。強化政府投入與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結果掛鉤機制。(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省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建立機制,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一)開展專項治理活動。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不合理醫療檢查專項治理行動。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等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治理重點內容及有關要求,通過醫療機構自查自糾、行政部門監督檢查,采取組織專家飛行檢查、有因檢查、隨機檢查等方式,重點整治無依據檢查和重復檢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和追責問責。(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參與)
(二)改進監管手段。鼓勵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和資料共享進行實時監測,對高值高頻、群眾反映突出的檢查項目進行實時監控,逐步實現自動發現、自動提醒、自動干預不合理醫療檢查。對通過監測和監控發現問題突出的醫療機構要提出改進要求和處理措施,促進醫療機構持續提高醫療檢查的合理性和規范性。(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長效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建立日常監督、整改落實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重點監控目錄和超常預警制度,對費用較高的檢查項目和明顯不合理的檢查行為進行重點監控,督促醫療機構加強行業自律,自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要定期通報高值高頻檢查項目監控情況,將結果與績效考核、評審評價、評優評先等掛鉤,并對不合理檢查及時預警并糾正。要探索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納入醫療保障范圍內的醫療檢查行為和費用監管,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責任追究和聯動問責。各地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相互通報發現的醫療機構過度檢查問題。建立違規醫療檢查的責任追究和問責機制。對于違反有關規定的醫療機構和人員進行警示、約談、責令整改、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對問題嚴重、多發或性質惡劣、涉案金額較大的醫療機構,要嚴肅追究醫療機構有關負責人領導責任。對醫療機構過度檢查問題嚴重且監管不力的,要追究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黨建引領,進一步做好組織實施
(一)強化黨建引領。醫療機構的上級黨組織要履行對醫療機構黨建工作的領導、指導和監督責任。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引導醫務人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進一步增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將過度醫療檢查問題納入醫療機構紀檢監察機構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將預防和懲治醫療檢查過程中的腐敗問題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要落實《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加強對重點科室、崗位和人員的紀律約束和監督管理。發現違紀違規行為,要給予相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省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組織領導。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要將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作為民生領域重點工作內容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指導,與深化醫改和全省衛生健康重點工作整體同步推進。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對全省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三)明確部門職責。各地要加強部門聯動,明確職責、分解任務、責任到人。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總體工作,對醫療機構醫療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提升醫療檢查規范化水平。醫保部門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嚴厲打擊涉醫療檢查欺詐騙保行為。涉及違法行為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做好宣傳引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醫療機構要及時準確解讀政策,加強宣傳培訓,提高政策知曉率,形成“政府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廣泛參與、群眾支持配合”的良好局面。要密切關注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省衛生健康委負責)